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

答應我,孩子,你要幸福

《楢山節考》、《東京物語》、《晚春》

《楢山節考》、《東京物語》、《晚春》這三部日本經典電影,都與親情離別有關,今村昌平與小津安二郎兩位導演大師,雖然分別用不同的角度觀察「告別儀式」,特別是父母與子女最後的告別,但結論卻出奇地一致。



親情是世界上最複雜、也是最多變的人際關係。隨著歲月的增長,親情也隨著更迭消長,尤其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──或者說,正在建立自己的人生時,而又值父母年邁體衰、行將告別人世之際,親情更是受到人世間最慘重、嚴峻的挑戰。

楢山條款
在窮困、冰雪紛飛、年年荒年、民不聊生的古代一個聚落裡,社會規範必然變得簡約而單一化:「生存」。「活下去」成了生活,甚至也是生命的最高指導原則。也因此,整個聚落的文化必須建立在與「食物」相關的基礎之上──食物牽動著聚落的神經,地位自然相對被提升;它不僅是人們果腹的資源,更昇華成為聚落的宗教情懷。《楢山節考》片中,屢屢出現老婆婆戒慎恐懼地烹煮粥汁的畫面,從生火到煙霧繚繞,從舉刀到食物入鍋,她那拘謹、熟練的姿勢與慢條斯理纖細的神情,與其說是在為家人張羅一頓飯食,更是一場宗教儀式。而全家嚴謹、安靜卻也迫不及待地私下狼吞虎嚥的共食幸福情景,多少表達了聚落裡的人們對食物那一種神聖、近乎集體膜拜與尊崇的心態。
也因此,聚落裡有一個人人心知肚明的約定:「不做無食」,也就是,當聚落裡的老人達到七十歲,再也無法勞動的時候,必須由兒子背到深山裡孤寂地面對死亡,以免「坐吃山空」,徒耗食物資源而拖累家人。
觀看至此, 內心不禁冒出一個疑問:「楢山條款」一定非要如此「殘酷」不可嗎?不會吧?又或許那只是遠古時代一個特殊的案例吧!



從楢山到東京
再把時空拉回到二十世紀中葉的日本東京。
鄉下一對老夫妻想看看在東京發展的孩子們生活。他們搭著火車,晃了一天才抵達東京,卻受到生活忙碌的孩子們冷淡款待──除了二媳婦例外,但偏偏二兒子早在八年前便謝世,留下孤苦伶仃的二媳婦,掙扎地擠在簡陋的小房間裡過日子。
兩老在東京過著被打發的日子,終於被孩子們安排前往一個渡假景點小住幾日,一來父母可以享受美景、溫泉,二來孩子們的作息也可免去父母的干擾。然而,美景當前也無法排解兩位老人家的寂寞與喟嘆,老父突然調侃起自己,說:「終於沒有地方可以住了!」表面說得輕鬆瀟灑,內心裡卻惶恐得很,老媽也說話了:「東京很大啊,是啊,若是失散了,找一輩子也無法相見。」稍後,兩老返抵家門,過幾天母親突然發病,又再過幾天,撒手離世。
從楢山到東京,從食物資源缺乏的山區到二十世紀的文明帝國(東京只是一個例子),孩子與父母告別的儀式終於有了改善:在楢山的告別式是,兒子背負著年邁的父母到深山,等待生命終點的到來;在東京首善之區的告別式是,兒女的冷淡以對,以及讓父母前往旅遊景點自助旅行。雖然兩者告別的方式不同,但本質上都是將父母「遺棄」:前者是有目的性、直截了當的作為,後者是基於相對便利性、間接與委婉的思維,而且顯然比前者文明也高明多了!
審視這兩個情景,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是,到底楢山文明比較殘酷,還是東京文明(代表現代資本社會)比較殘酷?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,父母與孩子如何彼此善待?如何隨著人生不同的階段彼此調整相對位置?



晚春也是春
相較於《楢山節考》、《東京物語》兩部沈重的電影,《晚春》算是溫馨太多了,但處理的題材與手法卻一點也不輕快──因為電影講的也是分離。
《晚春》裡的分離是,一位鰥夫父親急著要女兒出嫁,追求屬於她的幸福。父親使用的方式是,宣稱自己要再續弦,讓女兒失掉再留在父親身邊,一輩子服侍父親的理由。但由於父女情深,讓彼此的「分離」變得十分困難與棘手。女兒認為,她最了解父親、最能照顧父親,若是她結婚離去,父親的生活便會大亂。另一方面,若是老爸再婚,女兒仍舊留在家裡,那時家裡多了一個人,家庭關係必須重整,新的關係再建不易,三角習題令人望而生畏,更重要的是,父女之間的關係會發生什麼變化呢?何況,父親續弦是對母親不忠,而且一個人再婚是不道德的,也是不乾淨的,而這一個不忠又不潔的人竟可能就是她一生所景仰、摯愛的父親呢!
然而父親持續地抱歉,說他一直依賴女兒,最後反而害了女兒的前途,讓她根本就不想離開父親嫁人。
最後,父親對女兒用告白來「逼婚」:如果女兒不結婚,就是他一生最過意不去的事情。為了不讓父親為難,女兒答應姑姑去相親,最後出嫁。
此時,父女決定聯袂到京都,做最後一次「告別單身」之旅──相對應於《楢山節考》裡,兒子背母親走她的人生最後之旅。兩個旅程都非常細膩,表達著彼此的不捨與祝福。
在旅程中最後一個夜裡,父女雖然有很多話要說,但父親口拙,只說出:「該熄燈了吧!」誰知熄了燈,女兒躺在榻榻米上,摸黑跟與自己睡鋪緊臨的父親說,她不該說續弦是不潔淨的。父親安慰地說,沒關係,沒關係。女兒又說,其實,她很討厭父親,因為⋯⋯。那時父親已經熟睡了,女兒的心靈反而得到了釋放。
父女倆都很滿意京都之旅,父親表示,他的人生快結束了,女兒嫁人,人生才開始。隨後輕輕地加了一句:妳會幸福的,好嗎?女兒回答,說:我一定讓你看到我幸福。
婚禮後,父親獨自返回家裡削著蘋果,果皮綿延著成一圈不斷的長條,但最後,還是跌落在地上,與果肉分離。人生親情的遊戲是,果皮與果肉終究必須分離──正如聖經說的:「人要離開父母,與妻子聯合。」成立自己的家庭,但問題是怎麼個分法?

電影資料:
《楢山節考》導演/今村昌平,演員/板本澄子、緒形拳、倍賞美津子,片長/114分鐘。
《東京物語》,導演/小津安二郎,演員/笠智眾、東山榮子、原節子,片長/130分鐘。
《晚春》,導演/小津安二郎,演員/笠智眾、原節子,片長/108分鐘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Journal of Jia Yi Railway Artist Village

藝術村附近各處無不散發著濃郁的故事:一棵老樹、一棟空房子、一面塗鴉的土牆、一間老店鋪,還有,最重要的,人。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are rich stories everywhere near the artist village: an old...